
陈可辛的《酱园弄》扑了。
31位明星,票房仅1.8亿。
导演自己都承认,想讨好所有人的电影,最后谁也讨好不了。
请来半个娱乐圈的大腕,本想冲击奖项和票房,结果故事被切割得七零八落。
观众的差评很直接,豆瓣近四成人打出一两星,就是觉得故事没讲明白,人物莫名其妙。
主角的戏份被压缩,配角来来回回像走马灯,每个人都像工具,露个脸就走。
这已经不是陈可辛第一次这样了。
之前的《夺冠》,也是想讲女排精神,又想拍个人传记,结果两头都没靠上,看着别扭。
他总想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个平衡点,但往往顾此失彼。
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好糊弄了。
春节档的《热辣滚烫》和《飞驰人生2》,一个靠着主角从头到尾清晰的成长线拿下34亿,一个靠着扎实的故事逻辑逆袭。
反观那些堆砌明星的电影,越来越没人买账。
数据骗不了人。
一份调研显示,近七成的观众买票看的是剧情,只有不到三成是冲着演员去的。
像《周处除三害》那样,没大牌明星,就凭一个狠故事,照样能杀出来。
说白了,电影的根儿还是故事。
想拿奖,想赚钱,想表达自我,这些目标一多,创作就乱了。
最容易被牺牲的,反而是最该被保护的故事本身。
好好讲一个故事,其实一点也不难。